朝花夕拾800字读书笔记
在文章里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描述手法,不得不说,鲁迅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写作上,都是一个细心的人。异常是在写作上,也许仅仅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话语,却能使得整篇文章更加韵味深长,这也能够说得上是鲁迅的一个特长了。
朝花夕拾800字读书笔记篇2
第一次接触鲁迅先生的作品是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上,而让我记忆深刻的却是初中课本上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资料丰富,生动趣味。出自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鲁迅是位在世界文坛上都有名气的大作家,我一向担心自我读不懂他的书,但对童年完美向往的我,还是迫不及待的翻开书。
鲁迅那个年代的平民老百姓的孩子从小就要受苦受难,相比之下,我们简直是被宠坏的孩子!此刻生活条件好了,我们住在高高的楼房里,穿着舒适的棉衣,各种家电使我们冬天不觉得冷,夏天不觉得热,平时上上网,打打游戏机……可是一想到百草园,我们的生活真是毫无乐趣可言啊!没听说过“叫天子”、“张飞鸟”,也不明白什么油蛉、斑蝥……更别说“拍雪人”了。
小时候我又很多亲密的小伙伴,几乎每一天都要聚在一齐你追我赶,讲笑话和鬼故事。之后,我们都上了中学,仅有在早晨上学时才偶尔见上一面,最好的就是打个招呼,多数都是当没看见。想到那里,谁会不心痛呢?
鲁迅先生十分热爱大自然,在书塾那种严肃、古板的环境中,尽管仅有一个小花园能够休闲作乐,不及百草园,但也给了鲁迅先生难得的欢乐。
以前,我去农村的奶奶家玩耍,农村的环境我并不喜欢。上坡有大片大片的田野,种着玉米、大豆、花生、土豆和地瓜。农民夫妻在庄稼地里辛苦地工作。奶奶总会带我去田野玩耍,我一步一步地在石子路和土地之间的路牙上,架起双臂,摇摇晃晃地跟在奶奶身后。奶奶经常会抓来些知了、蝈蝈或者蚂蚱,养在罐子里,可趣味了。科技水平当然不及游乐场,但也是我童年生活的完美回忆。此刻生活忙碌了,学习加紧了。假期里上不完的辅导班,使我接到奶奶打来的电话的几率高了不知多少倍,听着奶奶那沧桑的声音,有时隐隐听到爷爷咳嗽,我常常潸然泪下。
此刻的我经常望着天空,听着楼上小玩伴的钢琴声,感受着一个个黑白琴键的高低起伏,合上书,闭上双眼,浮现出鲁迅爷爷慈祥的面容,幻想着,我还是一个孩子,小孩子……
朝花夕拾800字读书笔记篇3
暑假来临,我读了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读完后,我的感受就是觉得不像在读一本名著,而是在和一个朋友聊天,想必这就是这本书的独特之处。于是捧起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从目录细细品读下去……鲁迅先生的文笔绵密细腻、真挚感人,犹如小桥流水,沁人心脾。它真实地纪录了鲁迅先生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风俗画面。
《朝花夕拾》的内容简短但不缺乏经典,一开始读,好几遍都看不懂,后来经过慢慢品味,才读透这本书。《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经典作品,鲁迅先生的作品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又不追求满是好词佳句的华丽。却更能吸引读者,仿佛在给你讲故事一样。这本书是鲁迅先生先生晚年的作品,而这部散文集中所写的,又全是先生幼年时期的事情。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犹如清晨开放的鲜花到傍晚去摘取,虽然失去了盛开时的艳丽和芬芳,但夕阳的映照却使它平添了一种风韵,而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则更令人浮想连翩、回味无穷。
说起《狗、猫、鼠》是我在这本书最感兴趣的文章了。一开始,看这本书的第一篇文章就像是在听故事一样。文中的鲁迅先生可是把他仇猫的原因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说实在的我也挺讨厌猫的,也是因为它吃了不该吃的东西,我最爱的红烧鱼。不过,如果当时的我把这件事记录了下来的话,就能和鲁迅先生先生媲美一下了,题目就叫做《我?猫?老鼠》。
虽然我平时不太喜欢老鼠,但看了这篇文章,突然觉得其实有只“隐鼠”也不错啊!可当我看到阿长踩死“隐鼠”的那一段时,感觉真有点气愤,同时也为鲁迅先生失去“隐鼠”而感到惋惜。更感觉阿长真坏,不仅踩死了可爱的“隐鼠”,还把罪祸强加在了猫的身上,使鲁迅先生错怪了猫。《狗·猫·鼠》记述了童年时对猫和鼠的好恶,有明确的针对性,论战性很浓。
朝花夕拾800字读书笔记篇4
夕阳西下,一位衣着朴素的青年人走在满是鲜花芳草的小路上,落英缤纷,煞是好看。蹲下身来,仔细采拾。不觉,衣襟拂过花儿,带着香气,随风飘起,整条小路上,便都是芬芳……由一朵朵花瓣,一缕缕香气,组成了一座花园,她的名字叫做《朝花夕拾》。
鲁迅便是那采花人。想必在采花时必定有些疏忽,不然为什么有的花瓣都遗落在了小路上呢?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为什么呢?刚初生的花儿,还沾着晶莹的露水,闻起来很香,但却多了一分幼稚,少了一分成熟。倘若能经受住时光的变迁,色香自然差了,却多了一分悠远。这样独特的香味,若酿成花酒,该是多么美妙呢!翻开书本,似乎真有一丝香气扑鼻而来。
从《狗·猫·鼠》中,我知道了鲁迅“仇猫”的原因,通过对这三种动物的描写,表现了当时中国的情况;从《二十四孝图》中,我读出了古代某些地方的黑暗,所谓的“孝”,只因为郭巨的儿子被埋,挖出黄金?如果这就是“孝”,我想在现在看来,也太离谱了吧。不过是空话罢了,《二十四孝》的记载,并没有给后人做榜样,而是让后人更加详细地了解了古代孝道的虚伪;从《无常》中,我悟出了作者对于“正人君子”的讽刺,无常才是最公正的。但是无常终究是假的,这篇文章也表明了希望世间公正起来的心愿;从《五猖会》中,我看到了一个孩子最童真的呼喊,呼吁封建制度不要再对可怜的孩子进行镇压,让世间多一些笑脸吧;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游遍了鲁迅的童年,看到了他的快乐,也看到了他的迷茫与痛苦;从《父亲的病》,我看见了两个只会勒索钱财的庸医,正是因为中医的腐败,让鲁迅承受了亡父之痛;从《琐记》,我看到了一个学子的求学路;从《藤野先生》,我看到了一个勤奋朴实的日本老师;从《范爱农》,我看到了鲁迅的好朋友,为国家鞠躬尽瘁。
在本书中,始终都有着一些令人启迪的道理。
原来回忆,也是一种倾诉的方法。从《朝花夕拾》中,我看到了鲁迅的童年与少年,他始终穿梭在封建的教育与生活中,被迷信所左右,致力于推翻封建思想。读罢全书,我感觉自己立足于一座花园里。我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风中飘来淡淡的,悠远的清香……
朝花夕拾800字读书笔记篇5
《朝花夕拾》,全书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记叙文、是回忆性散文。书中有《五猖会》里“我”对儿时急切盼望观看迎赛神节的急切心情及父亲逼“我”背诵诗经时“我”的痛苦感受。有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的故事。《父亲的病》又讲了鲁迅的父亲因为庸医而误人的故事。同时也痛斥了当时的社会,不过喜欢的是鲁迅先生的童年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七年级也学过,有喜欢里面的故事情节和优美的语句。“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首先“不必说”就勾起了读者的兴趣,“单是”更引人入胜。两个“不必”本已兴趣盎然,可见“那短短的泥墙根一带”更是其乐无穷啊!所以,我佩服鲁迅的文字。更羡慕他多彩的童年。
儿时的生活就像一列火车,包厢里满载着我们美好的回忆,无论酸、甜、苦、辣,都是一笔可贵的财富;它又像五颜六色的彩虹,绚丽而多姿。虽然自己的童年没有鲁迅小时候的烂漫,却也无比的有趣。我记得,自己因不认识雪,而用小碗盛了当“奶粉”吃;因爱护一朵无名小花,却把妈妈的金瓜秧给拔掉了;又学小树长高给自己浇水,则让自己发了高烧,这些事情,现在想也真是搞笑,傻得透顶。不过也给我的人生中增添了一丝喜悦,小孩子,哪有不犯傻的呢?说实话,这也是我们一辈子中最纯真、无邪、善良、没有烦恼的时刻,它是值得我们去珍惜的。也希望我们的家长不会去束缚孩子的自由,锁住孩子的心灵,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也在童年中体会到了自己的感受。给孩子一片广阔的空间吧,他们渴望快乐。
《朝花夕拾》,给了我无限的感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唤醒了我对儿时的眷恋。
朝花夕拾800字读书笔记篇6
终于,八本书读完了,有的是认真读的,有的只是挑着看。有的书一读就喜欢,有的书读不进去。说实话,有的书难的让我望而却步。都是好书,可能是自己能力不够。我忽然觉得不能把自己当小孩看了,应该主动读一些难的书。我来谈谈《朝花夕拾》,里面的人物细节描写,真简洁:阿长大字状睡觉、背后切切嚓嚓竖着二拇指上下摇动诡秘低语、过年急着等我祝愿她、炫耀自己有被长毛虏获的价值;父亲在我看戏前要挟我背书;白无常白脸白衣白高帽破扇子铁算盘铁锁链、黑无常顶撞阎王;我在花园里抓蜈蚣、按住斑蝥后背便会从屁股喷出一股烟雾、美女蛇夜里来吃书生被匣子里一道金光收伏、在雪地支起筛子捕鸟、上课描绣像;衍太太阴险看小孩吃冰就让多吃、虚伪地夸奖小孩打旋子跌倒了却说不听话、挑唆我偷家里钱我没听就诬陷我;我冬天上学防蚊子捂被子睡觉、藤野先生不重视穿着被误认为小偷;范爱农眼球白多黑少······
这些地方不多几笔,生动传神、栩栩如生。我觉得鲁迅文章没什么形容词,好像词语一般,其实他的语言准确、有很深的让人思考的空间。爸爸告诉我:鲁迅的伟大在于他的作品中流动的情感、血液、焦灼、寂寞、无奈、挣扎······
我觉得他的文章不但感人,还有一些愤怒。愤怒是因为他的正直和力量,爸爸说不会愤怒没有力量说明一个人的心死了,一个人被淹没了。爸爸这么说时很激动,我不大懂,但是我能感受到他说的鲁迅的魅力。鲁迅真神秘,我长大了要好好读。爸爸说鲁迅比孔子还伟大,说着说着,爸爸就躲一边发呆了,我看他好像很难过,鲁迅一定对他有很大影响吧?一本好书是一个好老师,一个可以说心里话的老师,一个可以让人不变坏的老师,每个人都要寻找这样的书。读了这本书,我还有一个体会:读书要慢、要静下心来,这样就会喜欢它了。
朝花夕拾800字读书笔记篇7
我读的是《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我不觉得这像是一本名著,反倒像一个朋友与你闲聊家常。这本书主要是记述了鲁迅从幼年时期到青年时期的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生动的描绘了清末明初的生活风俗画面。《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对逝去岁月的回忆,真挚的情怀,无奈的忧伤,这一切都是能感受到的。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藤野先生,鲁迅初到东京时,看到的是清国留学生在上野公园的樱花树下让人鄙夷的身影,听到的是留学生们傍晚学跳舞的喧闹。这让鲁迅极为厌恶,于是他去了仙台,在那里认识了藤野先生。藤野先生虽衣着模糊,但对科学严谨求实,对学生的作业一丝不苟,在鲁迅的作业上用红笔圈出来。而且他平等公正,毫无民族偏见,有着高尚的人格。
印象最深的情节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细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享受这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三味书屋后面还有一个园,虽然小,但是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抓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的。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的无限乐趣。而《阿长与山海经》说的是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比如她睡相不好,“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给我讲“长毛的故事”,谋害了我的“隐鼠”,给我买来了《山海经》等。刻画了一位可敬可爱的封建女性的形象,她有着中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她不仅质朴,而且善良,关爱别人。作者由原来的讨厌她,变成敬她爱她。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的天真烂漫,令人回味,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充满着激情。鲁迅先生在文章中表现了他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那份热情,希望能自由自在的玩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家奴管束着,不过,这正是儿童特有的。
曾几何时,我已经远离了童年,每天都是在这忙忙碌碌的学习中,纷纷扰扰的生活中,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吧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朝花夕拾800字读书笔记篇8
静静阅读封面业已泛黄的《朝花夕拾》一书,读着鲁迅先生这些回忆童年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
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与昆虫为伴,与草花为伍,捉蟋蟀、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的严厉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
细细品味《狗猫鼠》一文,由这三种动物之间的关系而引出对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的批判发人深省。文章中对于他们的讥讽与嘲笑,说明了在看见某些人在一些问题上屈服于比自己强的人,并且随身附和,自己会不自禁的流露出心中对那些人的憎恶。接下来的救养可爱的隐鼠和隐鼠被猫吃更体现出了他的怜悯之心。如此之小的年纪便懂得了做人之道,的确很了不得。
而《藤野先生》写的是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了在仙台学医受到了日本学生的歧视与侮辱,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通读全文可以看出作为日本老师的藤野先生有着严谨、正直、热诚,没有一丝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文中有一句话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人所知道。”可以说这是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但这也是作者对于藤野先生崇高品格的赞扬。我的心中又不免产生了一个疑惑:这是否对鲁迅的成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呢?可能吧!记得鲁迅曾说过:“他对我的热心的希望,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这先说出了藤野先生对科学持着严谨求是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同是也让我坚定了之前我所说的给鲁迅带来的一定的影响,让鲁迅有着严谨求是,一丝不苟的品质。
这一份童真丢失在过往的日子里,遗落在有着太多屈辱的历史里,成为我们民族的某一种精神钙质。而如今,在祖国繁荣富强的今天,身为未来栋梁的我们,怎能不为了中国而去努力呢?从《朝花夕拾》中,我惊见自己的影子,那么单薄,那么坚定的影子!
鲁迅先生,中国正在崛起!
朝花夕拾800字读书笔记篇9
暑假里,我仔细阅读了已故作家鲁迅先生的一部经典着作——《朝花夕拾》。鲁迅先生没有使用什么华丽的辞藻,却带给我们这些读者一种平和如小桥流水般清新的感觉。
这本书向我们反映了清末民初,封建社会那种压抑、守旧、苦闷的生活。通过鲁迅先生的讲述,“阿长”长妈妈的这个名字的来历反映出了旧社会对待人们的不同,特别是像阿长这样的生活在下层的人们来说,根本没有什么人权可言。旧社会人们对待别人的态度只能靠“钱”与“权”这两种的东西判断,在他们看来,只要有了这两种东西,自己就是比其他人高出一大截这种十分病态的心理。
据我了解,旧社会还存在着很多的陋习,例如女性缠足与女性人权低下这种情况。那时的晚清与民国女性,就是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的中国人类的代表,人们认为女子劳动能力低下,有的甚至只是用来生孩子,还有的人家生下女孩,就马上厌恶的抛弃或是杀死。身为一个新中国的女性,我对旧社会的人们存在很大的疑惑,女人为什么就不能干活呢?女人哪里比男人差了呢?为什么女人们就不能起来反抗旧社会的恶习呢?为什么还要自甘堕落甘愿把本该由自己掌握的命运统统交到别人的手中呢?这也许就是旧中国为什么百遭磨难,低声下气的原因之一吧。
合上书,我捉摸了很多,思来想去,我觉的清末明初的中国为何屡遭磨难呢?也许是穷人们被恶人们压迫,低声下气的不能敢于反抗,也许反而更增长了恶人们的狂妄自大,助长了他们的施暴的心理,国力便会空虚,皇帝贪图享乐不理政事,奸臣们在皇帝耳边颠倒黑白,富人们纷纷买官,社会上的人们乌烟瘴气,外国趁机向我们运输毒品,造就了一个个瘾君子,还被外国人戏称为“东亚病夫”,打仗的时候忠臣全被害光了,瘾君子们也无法动身奔赴战场,所以导致旧中国君主制集权终于被推翻,外国人连年侵略的惨剧。
朝花夕拾800字读书笔记篇10
静静阅读封面业已泛黄的《朝花夕拾》一书,读着鲁迅先生这些回忆童年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
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与昆虫为伴,与草花为伍,捉蟋蟀、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的严厉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
细细品味《狗猫鼠》一文,由这三种动物之间的关系而引出对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的批判发人深省。文章中对于他们的讥讽与嘲笑,说明了在看见某些人在一些问题上屈服于比自己强的人,并且随身附和,自己会不自禁的流露出心中对那些人的憎恶。接下来的救养可爱的隐鼠和隐鼠被猫吃更体现出了他的怜悯之心。如此之小的年纪便懂得了做人之道,的确很了不得。
而《藤野先生》写的是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了在仙台学医受到了日本学生的歧视与侮辱,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通读全文可以看出作为日本老师的藤野先生有着严谨、正直、热诚,没有一丝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文中有一句话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人所知道。”可以说这是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但这也是作者对于藤野先生崇高品格的赞扬。我的心中又不免产生了一个疑惑:这是否对鲁迅的成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呢?可能吧!记得鲁迅曾说过:“他对我的热心的希望,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这先说出了藤野先生对科学持着严谨求是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同是也让我坚定了之前我所说的给鲁迅带来的一定的影响,让鲁迅有着严谨求是,一丝不苟的品质。
这一份童真丢失在过往的日子里,遗落在有着太多屈辱的历史里,成为我们民族的某一种精神钙质。而如今,在祖国繁荣富强的今天,身为未来栋梁的我们,怎能不为了中国而去努力呢?从《朝花夕拾》中,我惊见自己的影子,那么单薄,那么坚定的影子!
鲁迅先生,中国正在崛起!